第34章 爱憎-《历史学霸在秦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再说,她现在哪里有功夫,她自己不方便和公爹说话,便打算和吕母说,再让吕母和公爹磨,迂回的改变公爹对小妹的看法,好叫小妹知道了,赶紧回家。

    除了这一桩事,吕家还有一件烦心事。

    焚书令有时间限制,凡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者,黥为城旦。官吏知情不报,同罪。

    负责此事的官吏生怕担责,等各家都自查上缴一遍后,又一一上门检查,尤其吕家,他们查得特别勤。

    从吕家自查缴书后,已连着三日上门检查,查得吕公烦不胜烦,心火大胜。

    这日,他们正吃暮食,衙役又来了。

    吕公脸色难看,吕释之乖觉的出去应对。

    吕二嫂想着和吕母说了有两日了,也没见有什么效果,便小声的提了一句,“若是小妹在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然而这一句却将吕公连日来积攒的憋屈和怒火全部点燃了,吕媭预言过焚书令的事,吕母已经告诉他了,还说什么若他对她改观,想她回来了,她必定是能听见的、会回来的。

    又说她如今这样的本事,回家了对全家都好,家里必定事事顺遂。

    他听完第一反应是不相信,以为自己听岔了,等冷静下来也是又惊又怒,独独没有悔。

    就算她真有那个本事又如何,吕雉与沛令的婚事确实因她而毁,他与沛令的交情也确实因她而灭,那就是个灾星!

    她还瞒着他,是不屑他么?她看着自己为她批命,心里一定觉得很可笑吧。现在全家人都认为她远胜过自己,她一定很得意吧。

    这个眼里没有父兄的孽障!

    吕公压着火气,点着吕二嫂问道:“你是想说,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慈,逼走了她?”

    这不明摆着吗?

    吕二嫂心里如是想,但不敢答,只低着头不说话。

    但这样默认的姿态越发激怒了吕公。

    吕公暴起怒喝道:“我是她父亲,别说说她两句,我就是打死她,那也是应当的!怎么,现在你们觉得她能掐会算,是个活神仙,便想让我这个父亲,丢下脸皮,替你们供着她、哄着她?”

    吕二嫂被吕公突然的暴喝吓得身子一抖,红涨着脸,咬着唇不敢说话。

    吕公冷笑道:“我且把话放在这里,但凡我在家里一天,她就别想回来,以后这个家里谁也不许提那个孽障!”

    语罢,甩手而去。

    吕二嫂当众被公爹这样下脸,捂着眼睛又气又怒又委屈的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吕母见吕公把话说得这样绝,刚从死别的痛苦里走出,又为这生离哀哀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屋里的孩子们都被吓傻了,吕大嫂招手让仆人把孩子们带下去玩,自己上前去安慰婆母,吕大嫂皱着眉,心里也觉得公爹如此反应实在不智。

    吕泽叹了一口气,道:“我就说父亲,唉,罢了。”

    果真是越劝越糟,父亲也不知怎么了,别人家里巴不得兄友弟恭、关系和睦,而父亲却听不得他们说小妹一句好话,小妹做什么不做什么,他都能曲解出一大堆恶意来。

    唉,也怪不得小妹要走。

    吕释之应付完衙役回来,见屋子里哭的哭,叹气的叹气,奇怪道:“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吕二嫂红着眼睛道:“我真是不明白,小妹哪里不好了?”

    语罢,捂着嘴哭着奔出了屋。

    “诶,”吕释之伸着手想要追出去,吕泽叫住了他。

    “咱们想想办法叫这些衙役别天天登门了,查得人心烦。”

    吕释之坐下,道:“这只怕是沛令……”

    吕泽点了点头,“我知道,让二妹夫想想办法吧,他也是公家的人,许是能找找关系。”

    上头吩咐是吩咐了,可如何执行却得看最基层的衙役,比如上头让天天查他们家,把屋里翻得一团乱是查,口头上问两句也是查,这中间如何操作,就得看关系了。

    “行,我找他说说。”

    刘季交际广泛,用吕家给的钱,请这人喝酒那人喝酒,彼此之间攀攀关系,就攀到了衙役那头,再三两顿酒下去,就称兄道弟了。

    等衙役奉令再次上门时,也卖他的面子,都没进正厅,在门口站了站便走了。

    吕公得知此事原委,对刘季欣赏更甚,也终于露出几日来的第一个微笑,他扶着胡子道:“我就说刘季是贵人之相,非比寻常。”

    因为替吕家解决此事,听到了一些缘由的刘季也正和萧何、曹参说着吕公。

    吕二嫂从不遮掩对刘季的不喜,所以吕释之找刘季帮忙时也顺便解释了一下。

    吕释之也是聪明人,知道他们推测的事情太过重大,所有只挑选部分事情让刘季知道。

    只说了他家小妹预言他贵不可言,预言吕禄会死于刘姓人之手,而且算中了他的婚事,算中了焚书令这四件。

    听头一件,刘季只道这是求人办事的奉承,第二件是觉得好笑,到了第三件他敛了笑,觉得有点意思,等到第四件,刘季瞪大了双眼,叫了句“乖乖。”

    帮忙介绍衙役认识之事多亏了萧何和曹参帮忙,所以事情了结之后,刘季请他们喝酒道谢。

    而吕雉听闻是请他二人喝酒,想到小妹的话,从自己的嫁妆里又多数了十个钱与他。

    原本就是因吕家之事凑的局,他二人又是刘季好友中最有见识的两位,故刘季和他们分享了这桩妙闻。

    自得于自己面相好,又叹吕公太蠢,“这么有本事的闺女供起来都来不及,他还能给人气跑了。”

    刘季替吕公心疼,也为自己可惜,没能问问自己何日才能发达。

    然而萧何和曹参更关注的问题是,“果真算到了焚书令?”

    刘季挑眉,与有荣焉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萧何和曹参对视一眼,心里遗憾,“如此大才,竟无缘相交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